機床的運絲機構精度變差,會增加電極絲的抖動,破壞火花放電的正常間隙,易造成大電流集中放電,從而增加斷絲的機會。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機床使用時間較長、加工工件較厚、運絲機構不易清理的情況下。因此在機床使用中應定期檢查運絲機構的精度,及時更換易磨損件。在上絲后應空載走絲檢查電極絲是否抖動,若發生抖動要分析原因。
貯絲筒的軸和軸承等零件常因磨損而產生間隙,容易引起貯絲筒的徑向跳動和軸向竄動,會使電極絲的張力減小,造成電極絲松弛、抖動而斷絲,嚴重時會使電極絲從導輪槽中脫出拉斷;貯絲筒的軸向竄動會使排絲不勻,產生疊絲現象。應及時更換磨損的軸和軸承等零件。
貯絲筒后端的限位擋塊必須調整好,避免貯絲筒沖出限位行程而斷絲;擋絲裝置中擋塊與快速運動的電極絲接觸、摩擦,易產生溝槽并造成夾絲拉斷,因此也需及時更換。
導輪軸承的磨損將直接影響導絲精度,當導輪轉動不靈活時會引起運絲系統振動而斷絲。此外,當導輪的V型槽、寶石限位塊、導電塊磨損后產生的溝槽,也會使電極絲的摩擦力過大,易將電極絲拉斷。